先秦时代,大夫们的食礼有何讲究?古人如何利用乐理知识创作美妙的音乐?战国早期,人们如何看待“天命”与“人命”之间的关系?12月10日,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(拾叁)》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人文楼举行,为我们揭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。
本辑整理报告共刊布《大夫食礼》《大夫食礼记》《五音图》《乐风》《畏天用身》等五篇竹书,首次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礼类文献,与传世的《仪礼》17篇有诸多相似之处;同时,首次发现了战国时期简帛文献中的音乐类文献,乐理背后展现了中国古人强大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科学思想。五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,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、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史料。
图为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(拾叁)》书影
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供图
首次发现散失的先秦礼书
在“清华简”第13辑中,最为引人关注的是《大夫食礼》《大夫食礼记》两篇礼书。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,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,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、傧相的行礼仪节,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,两篇相附而行。
“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,《大夫食礼》为亡佚的先秦礼书,与传世《仪礼》17篇有诸多相同之处,又具有鲜明的楚地特征,对于研究礼书的形成、流传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。”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马楠介绍,《大夫食礼》基本仪节、行文特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制汇编《仪礼》的诸篇相当接近,比如宾、主均分别从西阶、东阶上堂,相拜于中堂。
《大夫食礼》与《仪礼》中的《公食大夫礼》在结构、仪节上更为近似:列鼎庭中,一种叫做梡俎的盛置食物的礼器放置在鼎南;宾客入门之后,为宾客设馔,“醢豆”在前,“食簋”在后,豆和簋都是盛器,豆中盛放酱,簋中盛黍稷稻粱;如是循环几次,完成“三饭”,随后“浆饮”即喝汤,“卒食后皆撤俎归宾”。《公食大夫礼》在设馔、陈设方面叙述详尽,而《大夫食礼》在宾主、傧相礼辞方面论述更为详尽。
“《大夫食礼》写定时间约在战国中期,可以说弥补了礼书流传的缺失。”马楠说,两篇仪礼类文献是散失的先秦礼书的首次发现,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,而且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一些特点,对先秦礼制以及《仪礼》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先秦时期以五角星反映五音的损益顺序
此次整理还发现了战国时期简帛文献中的两篇音乐类文献《五音图》和《乐风》,乐理背后展现了中国古人强大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科学思想。
《五音图》原简应有37支,现存35支。竹简经编连后,呈现出的是一幅配以文字的图形。图形中央部位绘成一个五角星,与今天一笔画五角星的方法完全相同。在五角星每个角的延伸线上排列书写五音音阶名,从而构成一幅图文结合的“五音图”。
图为 战国时期简帛文献中的音乐类文献《五音图》
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供图
五角星的上角对应宫组音名,其他四角对应商、角、徵、羽各组,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。五角星图形由“宫—徵”“徵—商”“商—羽”“羽—角”“角—宫”五条连线构成,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,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是“三分损益法”,与《管子》《淮南子》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。此外,在《五音图》中,发现了“歌”这一新见的音名。
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贾连翔介绍,三分损益法是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,是古代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。这是通过测音和铭文研究等综合推拟出来的,而“清华简”上五音的损益顺序是通过五角星直接反映出来的,这一发现丰富了先秦音乐史研究资料。
《乐风》分两部分,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,后一部分性质尚难明确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乐风》竹简形制独特,是迄今发现的长度最短的战国竹简,堪称“袖珍型”竹书。两篇乐书为中国早期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展现战国时期积极进取精神
第5篇竹书《畏天用身》是一篇思想类文献,共17支简,内容完整,无缺简。讲述的是如何看待“天命”与“人命”之间的关系。
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石小力介绍,《畏天用身》系统阐释了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——了解事物内在规律,注意事物间存在着对立转化的辩证关系,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,既要遵循事物的普遍规律,也要认识具体事物的特殊现象。简文高调宣扬人的主体意识,充分展现了战国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,为先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。
发布会上,上海辞书出版社、中西书局社长秦志华介绍了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(拾叁)》的编辑、出版情况。
“清华简”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,从2010年开始,整理成果以一年一辑的速度出版公布,为最大限度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提供了资料。在李学勤先生、黄德宽先生的相继带领下,整理报告目前已顺利出版13辑。发布会上,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表示,“清华简”整理已进入攻坚阶段,整理团队将克服困难,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,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