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,位于广东省。但要注意潮汕并不是城市,指主要由潮州市、汕头市、揭阳市以及汕尾市组成的通行潮语、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。潮汕北靠莲花山脉,南濒南海,西至海丰县,东至饶平县。潮汕四市在地缘、文化、民俗、语言上相近相亲, 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、陆丰总常住人口1800多万,总面积16189.5平方公里。
潮汕是著名的侨乡、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 ,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, 是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的故乡。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。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,名茶之乡,美食之乡,柑桔皇后之乡、蕉柑之乡、青梅之乡、青榄之乡、竹笋之乡、荔枝之乡、潮州菜之乡,潮菜是粤菜主干与代表 。
潮州市湘子桥(广济桥)/图源:潮州市政府网站
潮汕人讲闽南话吗?
潮语,过去称为“潮州话”,和闽南方言有许多相同的音调,亦称潮汕话,简称为“潮语”。是闽南话(闽南方言)的一个支系。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。流行于粤东地区的闽方言,潮语使用人数约1000万人左右,加上华侨和港澳同胞,使用潮语人数约2500万人以上。潮语是潮汕文化的主要载体,主要为潮语歌曲、潮语电影、潮剧、潮州歌册、潮州话剧、潮州歌谣、地方谚语、小品、灯谜和故事等等,它保留了汉语的古音古义,对潮学研究、古籍古诗等方面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,同时潮语也是潮汕人鲜明的标记,潮汕人以其为重要的沟通纽带。
潮语是唐代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,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。潮汕话有18个声母,61个韵母,8个声调,保留着许多现代汉语(普通话)所没有的古语音、古字音、古词汇和古声调,被称作“古汉语的活化石”,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大价值。据有关史料载,潮语初始于秦、汉时期,成型于唐、宋,明代以后,潮语完全从闽语分化,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。
潮汕著名历史古迹、景点
潮汕地区历史悠久,民风古雅,无论人文建筑、历史遗迹、民间小食,都以其独特的文化而自成体系,成为构建岭南文化的一支。潮州的古迹可谓俯首皆是,许多古迹都同韩愈有关。潮州古城里,在环城东路走的是石块拼成的路,太平大街两边,是古味十足的骑楼,还有自唐代以来就香火鼎盛的开元寺,金碧辉煌的泰佛殿等。
潮州开元寺
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。前身为荔峰寺,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元代改为“开元万寿禅寺”,明代称:“开元镇国禅寺”,又称”镇国开元禅寺”,加额“万寿宫”,俗称开元寺。向为历朝祝福君主、宣讲官府律令之所。以地方宽敞、殿阁壮观、圣像庄严、文物众多、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,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,有“百万人家福地,三千世界丛林”之美誉。天下名寺多是依山傍水,而潮州开元寺却位居闹市。这座建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(公元738年)的寺庙,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,全寺现占地30多亩,是一组宫殿式的四合院建筑群。开元寺至今已有1260的历史,仍稳守着闹市中的一片净土。
韩文公祠
韩文公祠在潮州市韩江东岸笔架山麓,为纪念韩愈而建。原韩祠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(公元999年),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“韩吏部祠”。南宋淳熙十六年(1189年)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,韩公常游于韩江东岸笔架山并于此手植橡木,遂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。当地人相传,今天祠前的那些橡木,就是当年韩愈所植。潮州人崇尚韩愈,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,而“韩祠橡木”也就成了潮州八景之一。
广济桥
广济桥俗称湘子桥,是我国古代三大名桥之一;位于潮州古城东门楼外,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“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”。它建于宋,初为浮桥,由86只巨船连结而成,始名“康济”。后历代太守修建,筑建桥墩,改名“丁公桥”、“济川桥”,直至明代,筑成“十八梭船廿四洲”,并更名为“广济桥”。
普宁七星洞道观
公元260年,天师葛洪,赤松子黄初平等仙长们寻龙采药栖身于此。 公元1778年,先贤王达成、王姑等续缘扩建,侍奉慈航天尊等神。1958年,仅剩残碑断瓦。1998年,武当道人陈明性道长等参访普宁道教,追仙踪,结道缘;经一年多实地的考证。于1999年9月,栖居七星洞天,结草为庐,广结善缘;经十年的不懈努力,社会各界大德鼎力资助,现已初具规模。本着“道济万物之宗”我观道众将为和合社会的新世纪道场而再创辉煌!
潮州牌坊街
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,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、传统工艺、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。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,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,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,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。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:潮绣、手拉壶、陶瓷、工夫茶等,以及潮式美食:潮州三宝、牛肉火锅、粿条、甘草水果……在潮州,去一趟牌坊街,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。